人民網濟南5月18日電 5月17日是第30次全國助殘日。1987年福利發行,其初志是“團結各界熱心社會福利的人士,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力,籌集社會福利資金,興辦殘疾人、暮年人、孤兒等福利事業和幫助有困難的人”。殘疾人是福利公益金關注的重點群體之一。
“光亮之家-視障數字閱覽室”設備發放儀式暨技術人員培訓會舉行
30多年來,山東福彩始終承袭“扶老、助殘、救孤、濟困”的宗旨,通過銷售福利籌集公益金,為殘疾人事業提供了資金支持,為幫助殘疾群眾恢復糊口信心、學習實用技术、增加糊口收入發揮了重要浸染。同時,省、市福彩中心積極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公益助殘活動、助殘項目,幫助殘疾人就業、創業,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改进殘疾群眾的糊口質量,並給予了他們庞大的精力激昂。
“来日诰日計劃”托起嫡之星 8600余萬元為病殘孤兒提供有效幫助
有這樣一群孩子,他們的未來令人憂慮,亏得有了“来日诰日計劃”。2004年,一項專門用於資助殘疾孤兒實施手術矯治和康復的“来日诰日計劃”在全國啟動,這是福彩公益金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一項大型公益性行動。據悉,2004年以來,山東全省通過“孤兒康復来日诰日計劃”(簡稱“来日诰日計劃”)項目接管救治幫扶的孤兒有5300多例,共投入部省兩級福彩公益金8600余萬元。
2004年,來自濟南市社會福利院的強強最先享受到了“来日诰日計劃”帶來的福利。強強是一個先个性重度腦癱患兒,2004年11月,強強在醫院進行了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,手術很順利。后來,強強通過康復治療,輔助助行器可以本身緩慢活動。“這一切多虧了‘来日诰日計劃’,根基可以為他報銷全部費用。”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醫技組組長解洪波說,現在的強強在濟南市社會福利院糊口著,他的上肢活動自如,書法寫得很好,可以陪著院裡的老人一起寫字,谈天。
9歲的晴晴同樣也是“来日诰日計劃”的受益者。“她剛來到我們院裡的時候,脖子上插著一個‘人工鼻’,從沒見過這樣的孩子,很讓人心疼。”解洪波說,晴晴患有聲帶肥厚、聲門狹窄以及重度肺炎等病,病情十分嚴重。“她前后住過兩次院,多虧了‘来日诰日計劃’的資助,晴晴才气好好活下來,如今她已經被收養,通過治療也能自主呼吸了。”
記者相识到,從2011年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建院至2019年,“来日诰日計劃”共資助過孤殘兒童269人次。不僅如此,記者還相识到,濟南市兒童福利院是今朝省內規模最大,具有國內領先程度的綜合性兒童福利機構,建設總投資1.45億元,个中福彩公益金資助9000萬元。“省、市福彩中心每年都會來我們這做公益活動,為孩子們捐贈物品,我們的孩子长短常大的公益金受益群體。”
2019年,省民政廳印發《山東省“孤兒醫療康復来日诰日計劃”項目實施細則》的通知,个中明確,“来日诰日計劃”由福利公益金支持,資助范圍為具有山東省戶籍的0-18周歲的孤兒和孤兒年滿18周歲后仍在校就讀的人員,救济范圍包罗診療、康復、非凡藥品、輔具器具设置、體檢、住院服務等六項內容。近幾年 “来日诰日計劃”的救济范圍在不斷擴大,能讓切合條件的孩子實現應救盡救,讓山東的孩子获得最大關愛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。”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相關負責人暗示,“来日诰日計劃”將持續為更多病殘孤兒提供有效幫助,為他們換回一個可以等候的来日诰日。
“齊魯福彩助殘行動”11載 2020年計劃投入810萬公益金
為改进貧困家庭肢體殘疾人的糊口條件,山東省民政廳於2009年起在全省開展“齊魯福彩助殘行動”,為貧困家庭中的肢體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矯形康復器具。據統計,停止2019年,“齊魯福彩助殘行動”共計投入福利公益金9194萬元,惠及殘疾群眾14709人。
“真好,等我再適應適應,今后就再也不消拄拐了!”當60多歲的周京權換上“齊魯福彩助殘行動”配發的假肢,即將能夠獨立行走的喜悅洋溢在他的臉上。
28歲那年,周京權在家鄉磚窯廠事情時遭遇意外,雖經反復醫治但依然被迫右大腿截肢。30多年了,他就靠著一基础身建造的鐵拐走路。十五六斤重的手杖,導致周京權脊椎變形,本身干不了活,全家糊口的擔子都壓在老伴一個人身上。“這次的活動給我免費安上了假肢,不单能本身照顧本身,還能在家干點活,真是給我們殘疾人的福利啊!”